巢乃鹏 | 中国出版学科的知识生产、理论贡献与学科制度结构
编辑按语
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出版学应该说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在中国出版学成长的30余年中,它的知识生产状况如何?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或知识贡献?学科制度结构是怎样的?知识生产与学科制度结构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教授等利用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尝试回应了这些攸关学科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本研究以知识图谱的方法来对中国出版学知识生产的总体情况进行呈现和分析,选取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以“出版研究”为检索词,检索时间范围为1915年至2021年。经过文献检索发现,2000年“因特网”“网络出版”等名词出现频率较高,2010年研究者的关注点聚焦到“数字出版”这个更宽泛的研究主题上,由此可以看出出版研究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1985年以前的出版研究总体上围绕着对共产党经典著作和主题性的出版发行工作进行探讨,从1970年代中后期开始,围绕着编辑出版、出版工作、出版社等的讨论日趋增多;1985—1998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社会背景被融入了研究之中,研究议题转向了多元化与多线程;1999—2010年文献数量呈井喷式上升;2011年至今,数字出版一跃成为研究的中心,融入了许多对数字化特质的研究。综合以上四个阶段的分析可以发现:第一,研究数量上不断增长,关注的议题日趋多元化;第二,不同时间段的议题在不断聚焦,逐步形成了一些核心议题;第三,呈现出明显的应用性特征。
本文将“出版研究”文献中被引率最高的20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以“出版学理论”和“出版理论”为关键词,分别检索了被引率最高的10篇文献,作为补充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研究更多还处于个人化的思考层面。中国出版研究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迄今为止似乎还未能挖掘出其自身独特的理论。部分研究论文还只能算是应用对策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的不足,理论贡献更是付之阙如。学者们也在努力尝试在各个维度寻找理论突破口:首先是对出版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其次是对出版理论研究范式的讨论。出版学虽然还未能形成自身有价值的理论,但却正在与其他学科形成开放包容、交叉融合的学科生态系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支撑。
为了考察中国出版学科制度结构与知识生产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在“职业化和专业化研究者、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网络”以及“规范的学科人才培养计划”方面,可以通过高校编辑出版学人才培养的规模管窥之。中国出版学的专业教师和研究队伍应该具备一定的数量规模,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质量也应有较好的保障。在学术交流网络方面,目前已有多个不同的编辑出版学相关学术性组织,成为学科制度结构中稳定的一环。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已经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学术成果的公开流通和社会评价”方面,本文选择“权威出版物及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数量”这一指标。中国出版学的学术成果发表和评价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相比,其在论文评价(单篇引用量)上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基金资助方面,本文以“出版”及“编辑”作为主题词检索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库,可以看出中国出版学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随着时间推移有着明显的增长。
本文尝试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代表学科制度结构,以论文发表数量代表知识生产,来展示学科制度结构与知识生产之间的动态关系。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和论文发文数量无法直接比较,所以转化为论文发表率和基金立项率来比较。研究发现,学科制度结构与知识生产之间的确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性。
本文系精编版,注释从略。文章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计算传播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关注“现代出版”公众号后,在后台回复“索取电子期刊:刊期+姓名+单位+职务/职称+手机号+电子邮箱”,我们将把相应刊期的电子资源(.pdf格式,202001期及以后)发到指定邮箱。
作者巢乃鹏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李梦雨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2020级新闻传播学博士研究生。
引用格式参考
GB/T 7714-2015 巢乃鹏,李梦雨.中国出版学科的知识生产、理论贡献与学科制度结构[J].现代出版,2021(4):15-22.
CY/T 121-2015 巢乃鹏、李梦雨:《中国出版学科的知识生产、理论贡献与学科制度结构》,《现代出版》2021年第4期,第15页至22页。
MLA 巢乃鹏,李梦雨."中国出版学科的知识生产、理论贡献与学科制度结构."现代出版.(4)2021:15-22.
APA 巢乃鹏,李梦雨.(2021).中国出版学科的知识生产、理论贡献与学科制度结构.现代出版,(4),15-22.
拓展阅读
● 我刊未授权任何个人、单位代理稿件业务,投稿请通过电子邮箱xiandaichuban@163.com
● 我刊无独立官网,望作者及读者周知,谨防受骗